张居正一条鞭法 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内容是什么?

麦兜
麦兜 2024-01-01 06:54:01

“一条鞭法”是明代嘉靖时期确立的赋税及徭役制度,由桂萼在嘉靖九年(1530)提出,之后张居正于万历九年(1581)推广到全国。新法规定:把各州县的田赋、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,合并征收银两,按亩折算缴纳。这样大大简化了税制,方便征收税款。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,进而增加财政收入。

“一条鞭法”上承唐代的两税法下启清代的摊丁入亩,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一次社会变革。既是明代社会矛盾激化的被动之举,也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主动选择。

一条鞭法其核心内容就是将田赋、徭役和杂税合并为一,“按亩征银”,并取消力役,改由丁银代替。一条鞭法体现了“摊丁入亩”的趋势,相对减轻了民众负担,又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规律,松弛了人身依附关系,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。

该法的实行使明朝的财政状况有所好转,但触动了大地主、大官僚等既得利益者的利益,遭到强烈反对。万历十年,张居正死后,改革即被废止。